語言壓迫不只在台灣這是開闊的史觀

這次迎接新課綱的出題不是每題都出的很好,看看國文科的出題評析,這篇文章的倒數第二段就知道還是有很多改進的空間。繼續加油,不適合的改掉就好,這題歷史老實說出的就是很爛,
題目如下:有一個作家的自傳,1913年他10歲,要入學,家裡幫他剪辮,他的父母哭喊以後政局改變再讓他留回來,作家因為不會說國語,而被學校趕出來,請問這種事最可能發生在哪裡?
A 東北長春 B北京城中 C上海租界 D台灣台中

考試機器一定會填D答案也是D,但是我認為這是不周延的情境,為何是最有可能?任何地方都有方言,只要你的方言不同於官方語言,都有語言壓迫,剪辮的壓力各地在民國後都存在,除了北京城中也可能發生,如果從廣東搬去的孩子,馬上就有語言壓迫的問題。
考試的時候大家可沒那麼多時間開電腦查,老實講1910年代各地方都會有小孩本來沒有學官方語言,都有可能被學校趕出來,任何地方都會有這種老師,大家小時候都說方言,我小時候入學只會講台語,國小才學國語,上海也不一定講國語,上海講上海話,情境式的模樣做足了,但是軸心的自傳不知道是誰,用想像的隱含只有台灣人民被語言壓迫,我不喜歡這種拍馬屁式但思考上還是鍵入史觀的命題,讓我不得不相信過去教育的遺毒很深。最後清朝滅亡,民國時期清朝守舊人士,在1911年後減辮子都是哀爸叫母的不只台灣而已,北京上海都有的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isaslisalisa/posts/10156048438059395

留言

熱門文章